许美丽:以敬畏致杏坛
四十载同心同向,春华秋实筑梦前行。在高质量内涵发展的路上,潍坊科技学院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坚守初心,担当使命,坚定不移向应用型品质本科高校迈进。
前行道路上,在一支开拓奋进、德才兼备、勇毅前行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加持下,“青春”潍科也必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,写好新时代办人民满意大学的奋斗答卷。让我们共同见证潍科校园里栉风沐雨、砥砺歌行的榜样风采。
许美丽
中共预备党员
潍坊科技学院优秀教师
山东省第十一届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二等奖
许美丽,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,主讲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》课程,她深耕教学一线,以敬畏致杏坛,明德润生,以赛促教,格物致知,以思政担使命,恪尽师责。
01
着力创新,多维度激发课程活力
探索“两联动三结合”育人工作法。通过“师生与平台联动,理论与实践、教材与本土、教学与科研结合”工作模式,将思政育人空间延伸到学生生活一线,参与2021年度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课题1项、2022年度潍坊市社会科学重点研究课题1项、2023年度山东省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1项、2023年度潍坊科技学院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项,依靠自身知识的“重复值”,教育学生渐进性获取知识的“增加值”。
打造“三位一体”可示范教学模式。通过“知识反馈-知识探究-史实分析-翻转演示-教师点评-学生讨论”的教学设计,实现“以学生为中心”的课堂教学,摆脱思政课“没有生命力、干巴巴”的刻板印象,形成“线上-线下-实践”三位一体教学模式,构建立体知识网,实现综合赋能的教学效果,在此基础上获2023年度潍坊科技学院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一等奖、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一等奖、2024年度山东省第十一届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二等奖。
02
贴近生活,立体化构建授课矩阵
教学实践成果展风采。把握“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”逻辑要求,融通主渠道,以实践教学为突破口,落实OBE成果导向,以“教学片段展示”“历史情景再现”体现思政课理论性和实践性,实现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深度融合,形成了学生全程参与、内心体验、知识经验与价值观构建的全过程育人,不断增加思政课实践教学“含金量”。
地方红色文化进课堂。将潍坊本土红色文化如潍坊历史名人、王伯祥精神等融入课程教学,开展“乡村振兴”“学习寿光模式”等专题授课,获取沉浸式教学效果。并与寿光牛头镇抗日武装纪念馆、寿光张玉山故居等单位建立实习基地,为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提供直观教学效果,让学生学会“让历史说话,用史实发言”。参与2021年度省部级课题、2023年潍坊市社会科学研究课题、2024年潍坊市社会科学研究课题。
学校特色资源入教学。通过“行走式备课”“行走式上课”等方式,把学生送过去,把成就带回来,让成就“自己说话”,增强学生信服力。立足学校特色教育资源一一《天南海北潍科人》等融入课程教学,将“校史”与“四史”教育相结合,“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”,使广大青年学生从专业视角深刻体悟党的初心使命,激发了学生崇尚模范的浓厚氛围。
03
推进融合,交互式打造思政课堂
积极服务人才培养。强化资源供给、实施数字赋能、打造红色人梯,调整“讲台”位置和“黑板”角度,对准具体实践、运用理论阐释中国成就,发挥以思政育人引领专业实训的优势。引导学生潜心实训、对标工匠,激发了学生参与思政大赛的热情,指导的学生先后获得第六届、第七届全国学生“学宪法 讲宪法”知识竞赛及演讲比赛三等奖2项,校级“五一家乡行 奋进新时代”乡村振兴实践活动三等奖。
发挥教学科研优势。基于潍坊市的深厚历史底蕴,以“空间延展”和“情景收纳”的方式实现“走进场景”与“场景走近”,结合教材内容,精选地方史实影像资料等,彰显教学素材的本土化鲜活性,增强学生的体验感获得感,注重将思政教育与地域文化结合起来,积极申报“寿光模式”等特色思政研究品牌,主持立项2023年校级科研课题。
“志之所趋,无远弗届,穷山距海,不能限也。”入职四年来,许美丽老师身体力行、以身垂范,因事而化、因时而进、因势而新,弘扬教育家精神,凝聚中国力量,充分展现了潍科教师的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,终以教育之名点亮星辰,照耀诗和远方!
出品 | 党委宣传部
来源 | 马克思主义学院
编辑 | 马淑芸
初审 | 张娜
复审 | 薛慧莉
总审 | 杜鹏
投稿邮箱 | wfkjxyxcb@wf.shandong.cn
— 往 期 回 顾 —